病原体分子检测解决方案

        随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的不断推进,血流感染症候群、神经系统感染症候群、腹泻病症候群、发热伴出疹症候群、眼科症候群等五大类症候群的监测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朗禾医疗A+B系列试剂,依据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病原谱流行规合理设计病原体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panel,助力便捷检测五大症候群。

       主要病原体诊断试剂:

  • 二十四种血流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 二十四种中枢神经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 二十四种腹泻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 二十二种发热伴出疹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 二十四种继发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 二十四种眼感部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4

       以上朗禾医疗A+B系列试剂盒根据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采用预分装引物探针的形式,将多套检测靶标的引物探针预分装至八联管中。只需要将A管反应液全部吸入B管酶混合液中,然后在B管中加入适量待检标本核酸,混匀后分装至预制引物探针PCR八联管中,瞬间离心后即可上机。1分钟加样,1次实验,即可完成二十余种病原体的核酸检测,特别适合聚集性疫情的快速筛查。无需额外采购仪器设备适用于装备了荧光定量PCR仪的常规PCR实验室,80分钟快速完成不同症候群的多重病原体核酸检测,轻松做应急。

血流感染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血流感染(BSI)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进入血液循环,繁殖并释放毒素及代谢产物,引起机体中毒、感染及全身性炎性反应(SIRS)的一种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而不断变化,较大规模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流感染居前几位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肠球菌属、肠杆菌属等。

        近年来,随着创伤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的应用,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血流感染相关疾属于病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危害严重。但明确病原体后死亡率可由14%-63%降为5%-17%。

        朗禾血流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24种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可用于快速诊断病原体和评估感染现状和治疗效果,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合理用药、缩短疗程以及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样本类型:血液、血清、骨髓、血培养物等。
  • 保存条件: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应4℃保存,超过24小时的最好-70℃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中枢神经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中枢神经感染疾病指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可侵犯脑实质和(或)脊髓,也可侵犯软膜和血管。其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中枢神经感染可分为脑膜炎、脑炎、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感染(包括进行性风疹全脑炎、库鲁病等)、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硬脑膜外脓肿、颅内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还包括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狂犬病、脊髓灰质炎等。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痫样发作、谵妄、意识障碍等,婴儿也可能出现非典型症状,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压疮。

        中枢神经感染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血行感染、直接感染、逆行感染等方式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因素包括头部创伤或手术,大部分病例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或高龄老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中枢神经感染全球每年约100万人罹患细菌性脑膜炎,其中约17.3万人死亡,病死率在发达国家为3%-19%,发展中国家则高达37%-60%,存活者高达54%丧失劳动能力。

        朗禾神经内科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24种病原体,该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用于评估感染现状和治疗效果,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合理用药、缩短疗程以及药物治疗的疗效监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样本类型: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血清、脑脊液、组织培养物等。
  • 保存条件: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应4℃保存,超过24小时的最好-70℃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二十四种腹泻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感染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中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起病急,以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感染性腹泻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发病率高,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故WHO把腹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在我国,由于儿童营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朗禾腹泻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22种病原体,该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用于评估感染现状和治疗效果,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 样本类型:粪便、肛拭子、呕吐物、洗胃液等。
  • 保存条件: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应4℃保存,超过24小时的最好-70℃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二十二种发热伴出疹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发热伴出疹性疾病(RFIS)是以发热和出疹为主要临床症状,是我国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伴有全身或局部皮肤及粘膜出疹,并可能引发其他临床症状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包括麻疹,风疹,伤寒,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水痘,带状疱疹,天花等,已经列入我国重点监测的传染性疾病的范畴之内。导致该类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两大类,主要有麻疹病毒,肠道病毒,风疹病毒,登革热病毒,人类小DNA病毒B1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沙门氏菌。这些病原体多数在潜伏期或临床症状不明时已具有传染性。目前发热伴出疹性疾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PCR法和免疫学诊断法等,这些方法均不能满足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需要。

        朗禾发热伴出疹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22种病原体,该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用于评估感染现状和治疗效果,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  样本类型: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血清、脑脊液、组织培养物等。
  • 保存条件: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应4℃保存,超过24小时的最好-70℃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二十四种继发感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医院获得性感染(nosocomialdisease)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院内感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感染率随国家经济情况和医学水平而异,波动在3%~25%之间。我国住院病人院内感染发病率据1989年统计,约9.7%,感染率近10%。医院死亡病例有1/3~1/4直接死于院内感染。

        在ICU的危重病患者,由于原发病的影响,以及各种有创性的检查治疗措施的广泛采用,其医院感染的患病率较普通患者高3倍以上。医院感染的发生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也相应升高。无感染的对照组相比,血行性感染患者住ICU的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长8天和24天,平均每位存活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40000美元。

        医院获得性感染常由耐药性病原体引起,对于这类感染,推荐多种病原体及耐药基因一同检测。获得性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13种病原体、11种耐药基因,该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很好兼顾病原体鉴定和耐药评估。

        朗禾获得性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13种病原体、11种耐药基因,该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用于评估感染现状和治疗效果,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 样本类型:脑脊液、脑组织、血液、血清、拭子、肺泡灌洗液等。
  • 保存条件: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应4℃保存,超过24小时的最好-70℃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二十四种眼感部染病原体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感染性眼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眼球组织及其附属器(结膜、角膜、前房、玻璃体、睑缘及泪器等),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功能破坏,进而引起视力下降的一类致盲性疾病。最常受到感染的部位包括眼皮、结膜、角膜和巩膜。眼部感染会造成患者眼部组织损伤,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缩,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导致患者失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眼部感染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眼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全世界约20%的盲人是因眼部感染而致盲,而感染性角膜炎、沙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疾病是严重角膜炎症的主要原因。我国感染性角膜炎发病率为发达国家(约0.04%)的5倍,达到0.192%;手术源性感染性眼内炎也有上升趋势,基层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高达0.11%,几乎是发达国家的10倍。因此,临床急需快速、简便、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由于眼部组织取材困难、标本量少,实验室诊断阳性率偏低,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感染性眼病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指出,实时定量PCR技术可用于检测腺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和弓形虫等眼部病原微生物。

        朗禾眼科感染病原检测panel包含24种病原体,该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可用于评估感染现状和治疗效果,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优于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

  • 样本类型:结膜囊分泌物、泪道分泌物、房水、玻璃体液体等。
  • 保存条件: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24小时内检测的应4℃保存,超过24小时的最好-70℃保存,并避免反复冻融。
滚动至顶部